欢迎来到德国外交部网站
联邦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于2022年11月4日在北京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我今天来到北京,是很好也很正确的。我先是同习近平主席,随后又同李克强总理进行了详细、深入的会谈。
这是我就任联邦总理后首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上任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我不仅通过电话,也举行过一次视频会晤。更早以前,我们还曾在汉堡会面。总理先生与我也是旧识,但之前我们只能远程交流。现在我们终于可以面对面地晤谈。
显然,我这次访问时值全球性挑战和危机加剧的非常时期,是开展对话、保持交流比往常都更重要的时期。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令欧洲大陆战火重燃。俄罗斯总统普京对相邻的主权国家发动袭击,不仅公然违反国际法,也在挑战世界和平秩序。同时,俄罗斯以战争推高了全球食品和能源的价格。全球最贫困的国家首当其冲。
中国是一个富有影响力的大国。作为国际政治的参与者以及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对世界和平负有责任。我同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对俄罗斯施加影响非常重要。关键是要遵守我们均认同的联合国宪章的各项原则,比如尊重任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也是中方的重要关切。
俄罗斯必须立刻停止令乌克兰民众每天备受煎熬的袭击行动并从乌克兰撤军。习近平主席和我一致认为:威胁使用核武器是不负责任且极其危险的。俄罗斯如果动用核武器,将会越过国际社会公认的底线。联合国最新通过的一份决议向全球公众表明:国际社会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明确反对俄罗斯组织虚假公投并尝试吞并乌克兰部分地区的做法,且绝不会承认其结果。
我们面临的另一种不同的挑战是新冠疫情。近三年来,疫情在全球肆虐,不分国界。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地带来巨大的影响。为抗击疫情,德国研制出一款有效率领先的疫苗。通过接种疫苗,我们为放松日常生活的重重限制打下了基础。
德国和中国抗击疫情的做法有很大区别。但我们肩负着共同的全球责任,要让病毒失去其威力。因此,我同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约定进一步加强在防疫领域的合作。这也包括批准BioNTech疫苗用于在华外籍人士。当然这还只是第一步。我希望,接种人群的范围能尽快扩大,直至所有人都能选择接种BioNTech疫苗。我们因而也讨论了BioNTech疫苗在华获得全面批准的前景。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加强合作将会为此铺平道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具体的贡献。
我们还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医疗专业人士的交流,并决定在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和中方对口部门之间开展防疫对话。
这次就职访问的时机恰逢我们两国建交50周年。过去半个世纪,我们的双边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亦是如此。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德企同中国的经济交往最近一段时间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体现在市场准入方面,欧洲市场是非常开放的,而中国有诸多限制投资的领域;这也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交往中断方面。此外,我们发现,中国国内越来越频繁地讨论如何努力实现自给自足,而从前是经济交流占主导;我们还发现,政治目标在决定经济行为。就上述内容,我们进行了坦率详尽的交流。我向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强调,在我们看来消除这样的不平衡有多么重要。我们支持德国和欧洲企业为提高供应链和原料供应多元化所作的努力。
明确这一点也很重要:针对个别欧盟国家的经济措施指向的是整个欧盟内部市场,对欧洲议会议员施加制裁也是我们不可接受的。
我们的世界正面临诸多重大的生存危机,而这些挑战只有我们携手并肩才能共同解决——同欧洲、同中国、同美国、同其他主要国家一道。这就需要我们各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尤其是在抗击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和克服世界范围内的债务危机等方面。
鉴于中国国家之大、经济总量之高,中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愿支持中国相应做出富有雄心的贡献。我们愿加强气候保护方面的德中合作。到明年德中政府磋商前,我们希望就我们合作的高远目标和工作领域达成一致,从而使实质性的深化合作取得成功。并且我们也已商定将组织和建立相互间的气候和能源转型对话。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因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5000种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德国和中国支持一项志向高远的协定,该协定旨在从源头解决问题,从而在2030年前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我们今天亦就共同接触参与国并呼吁其同样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富有雄心的贡献展开了讨论。
去年,全球有7亿人口忍受饥饿的折磨。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今年他们的粮食处境更是雪上加霜。粮食的供应被取消或者很晚才送达。我敦促俄罗斯总统不要拒绝延长近日即将到期的粮食协议。饥饿绝不能成为一种武器。在担任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期间,德国发起了全球粮食安全联盟。我已向习近平主席发出邀请,邀请中国亦积极参与其中,从而缓解世界饥饿问题。
世界范围内最贫困国家的债务问题因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而急剧恶化。国家收入减少,而利息和贷款支付仍在不断积压。德国和中国作为国际债权国,在这方面尤其承担重任。习近平主席和我商定,我们将在重债的全球南方国家议题上保持对话,我们的顾问将就采取的措施相互沟通。
各位可以看到,德国和欧洲同中国的合作在一系列议题上都可以有所作为。重要的是,在人际间的直接交往因疫情而中断后,我们现在终于又能够面对面进行沟通。今天的对话又一次表明,即便是艰难的议题在当面沟通中亦能得到更好的讨论。
我今天提到,我们对这一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愈发担忧。中国在这方面承担着特殊责任。同美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我们遵循一个中国原则。但与此同时,我亦明确指出,对台湾现状的改变只有在和平和相互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我们还讨论了人权问题。我的信念很明确:人权是普适的。它既适用于个人的公民和自由权,亦同样适用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尤其适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保护。联合国所有成员都对此做出了承诺。因此,提醒铭记这一承诺、呼吁落实这些权利——例如在新疆——这并非干涉他国内政。我们的对话让我看到,我们两国在这方面存在分歧。李克强总理也已提到这一点。对我而言,阐明我们的信念十分重要。尽管这个议题非常艰难,但我们希望在这方面保持对话,并且也已就此达成约定。
可靠和信任——这是在我们两种文化中都扮演重要角色的价值。同时它们也是外交关系以及政治伙伴关系和对话的基础。这个相互联系的世界中的全球危机尤其明确了一点: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织之深,世界一端的病毒可以在世界另一端产生极为具体、极为巨大的影响。疫情也再次让我们看到:我们各国、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的诸多重大挑战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才能共同克服。明确这一点、并鼓励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我今天来到北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