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德国外交部网站

为了平等和透明的合作 - 德国驻华大使傅融博士在上海同济大学的演讲

Rede der Botschafterin an der Tongji-Universität

Rede der Botschafterin an der Tongji-Universität, © Deutsche Botschaft Peking

2023.03.02 - 文章

德国驻华大使首次访问上海,作为行程中的一部分,她在上海同济大学发表了关于德中两国在科学、创新和研究领域合作的演讲。
对同济大学的访问也是大使对中国大学的首次访问。同济大学拥有悠久的中德交流历史,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办,当时是为中国人开设的"德文医学堂"。
以下是大使对学生们说的话:

创新与德中合作

尊敬的方守恩书记、

雷星晖教授、

娄永琪教授、

亲爱的同学们:

我很高兴今天我们能在此进行交流,也很高兴有这么多人来到现场。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欢迎。

对我来说,本次访问是我上海之行的一个突出亮点,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我到任中国以来的一个亮点。这也是我第一次访问中国的大学。

我特别高兴能到同济大学来,因为几乎没有第二个地方比同济更能代表德中之间的密切交流。这所大学始于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于1907年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自创立之初就面向国际,这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通过许多合作,尤其在理工科领域,同济在数十年间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一些同济的毕业生如今在驻华德企中担任要职,他们增进了德中双方了解,促进了双方在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的成功合作。

在上海围绕同济和德中伙伴发展起来的这个网络是绝无仅有的,在此我想向所有为此做出贡献的参与方表示感谢,其中包括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以及许多其他德国和中国的学术交流机构。

Besuch der deutschen Botschafterin an der Tongji-Universität
Besuch der deutschen Botschafterin an der Tongji-Universität© Deutsche Botschaft Peking

学术、创新和国际合作

去年是德中建交50周年,在此背景下,双边的学生学者交流也起到了突出作用,因为这种交流为增进相互了解作出了关键性贡献。

如今,德国是中国留学生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中国学生是德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在学术机构中也是如此:在德国的学术机构工作的外国学者中,中国学者的占比是最大的。反之,在疫情导致边境关闭之前,中国也是最受德国留学生青睐的六个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德国访问学者第七重要的目的国。

同济可以说将这种活跃的双边交流制度化了。除了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以外,还设立了一系列其他的平台和机构,例如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你们的大学自那时起在各个方面都充当着“面向德国的窗口”,但当我们更仔细观察会发现,同济也是一扇“通往德国的大门”。疫情之前,2020年有约一千名来自同济的中国交换生前往德国;同一时段来到上海的德国留学生也大概有这么多。沿用这个比喻来说,我很高兴,现在这扇德中交流的“大门”又重新开启了。

高校之间的密切合作也以多种方式辐射到其他领域。德国最重要的各个学术交流机构和基金会如今都在中国设有代表处。德国工业也从中国及其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创新力中获益。

直到今天,中国仍吸引着许多外国投资,它们对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因如此,中国也在支持外国投资:仅上海市就资助了当地德企的33家研发中心。

根据中国德国商会的一项调查,半数的德国企业认为他们的中国竞争者未来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创新引领者的作用。因此这里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也在继续吸引德国企业进驻中国。

德中合作成功案例的名单很长,并且覆盖了许多领域:从能源到工业和环保,再到医学。德国政府在过去数十年间支持了一些具体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研发项目,其中包括改善空气质量、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医学和药物研究以及升级制造业(工业4.0)。

我们应该坚持这种合作,因为我们只能共同应对目前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唯有同心协力,我们才能成功地开发创新,使得未来人类亦能在地球上和平健康地生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简称:SDGs)很好地总结了这些挑战: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气候韧性农业,实行循环经济和新的出行方案,提供健康防护——这个清单很长。找到克服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是全世界整个人类社会的任务。举个当前发生的例子:mRNA疫苗的快速研发。距离发生第一例新冠还不到一年,全球各地都已能够接种有效的疫苗,从而实现了快速、有效的防护。

历史教育我们,只有着眼整体的想法才能有持久的效果。这意味着要将尽可能多的群体和视角纳入其中,意味着多元和宽容。另一方面,这要求所有参与方富有勇气、同理心、远见、跨文化敏感性,以及真正想要实现改变的意愿。经常是国际间高校合作创造了一个如此的环境,并且恰恰培养了这些能力。

但最终我们不仅需要技术进步,而且还要将这些进步带入到社会中,要争取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就新的生活现实进行沟通,创造社会接受度——包括全球和地区层面。

因为深信科学、研究和创新在多样化、跨学科、国际化的团队中可以达到最佳效力,欧盟设立了“地平线欧洲”研究框架计划。955亿欧元被用于资助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关项目,特别是应对气候危机。科学知识应尽快转入到实际应用。

这也包括促进同第三国的合作,比如中国。合作目标已经写入一份路线图和对双方皆适用的协议中,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自由、数据安全,以及对成果进行商业化利用的法律基础。德国和欧盟希望未来继续同中国进行合作,但这需要双方就平等伙伴关系做出严肃且有约束力的承诺。目前许多德国合作伙伴都对单方面的知识转让和技术的不当使用心存担忧。

因此,透明度和可靠性必须是国际合作取得成功的第一要务。这样的合作是我们想要的,也是我们需要的。

Besuch der deutschen Botschafterin an der Tongji-Universität
Besuch der deutschen Botschafterin an der Tongji-Universität© Deutsche Botschaft Peking

创意和研究

关于创新的制度性成功因素,上面我们已经谈了很多。而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人自身。人和机器的区别在于创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何在研究中产生创意呢?我想引用下德国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的一句话:

“当他们专心研究、用X射线照射、拍摄、发无线电时,
最美妙的发明自行出现了:
弯路是连接两点的
最短路程。”

这就是说,创意不是按下按钮就能迸发的。创意不能计划,它经常是在偶然中或者转变视角后闪现。为了在研究中促进创意进程、激发科学好奇心,我们需要自由空间。研究中的自由空间意味着允许出现错误、可以提问题,以及能够坚持客观成果——独立于政治目的、意识形态或经济因素。联合国人权宣言框架内也保证了科学自由,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们以医学和制药研究为例:平均1万种物质中只有1到2种能够达到上市成熟度。但公司为此付出的研发费用高达几十亿。想想所有那些被认为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研究。但是,从这些研究中获得的认识也是研究的一部分。

很遗憾,今天的我们也深知,科学进步并非只会给我们人类和所处环境带来福祉。过去和现在的例子告诉我们,科学进步也可能导致巨大的人类痛苦。一个例子就是核研究。

欧盟和中国之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平利用核能研发合作协定》就和平利用核研究等问题达成一致。但我们也面对着这样一个事实:核武器的数量足以毁灭地球。在欧洲,鉴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核威胁,这些危险已经变得非常具体。一年前的今天,俄罗斯公然违反国际法,以最残暴的方式袭击了乌克兰。从此乌克兰人每天都经历着难以置信的苦难,整个欧洲都见证了这一切。这是许多欧洲人意想不到的。

因而,对我们而言,安全与和平问题目前已是近在咫尺的体验。特别是科学家们应该反思,他们的发明可以用来做什么。他们的算法、传感技术或者人工智能是否具备伤害人的能力?危及人类生存?

展望/总结

我们不应走入对抗,而是应该在这个资源有限的世界本着维护和平的宗旨致力于平等、透明的合作。

这只能通过对话实现,而且必须是可以坦诚地交流各自关切、担忧、误解、甚至矛盾的对话。

为此,请各位保持开放,有兴趣去了解欧洲、德国,并且敢于提问。

返回上端